自由:失落世界 隱形38年的住校生

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@ 上午8:59

對於弱勢族群報導的這麼詳實,好記者!

2012-2-29

失落世界 隱形38年的住校生

育英中學的操場已成為附近居民的菜園。 (記者張嘉明攝)

體育館圓頂下的住戶,上方的鋼架與頂燈仍一如三十八年前,只是早已斑駁。 (記者張嘉明攝)

在育英中學廢棄的體育館圓頂下,住了四戶人家。 (記者張嘉明攝)

育英中學三層樓教室,裡頭住了8戶人家,殘存的「高一信」標牌和洗手台,讓人勉強辨識出學校遺跡。(記者張嘉明攝)

育英中學的三層樓教室,已隔間裝潢住了8戶人家。(記者張嘉明攝)

〔記者張文川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有一群人,不是學生,卻天天住校,不用繳住宿費,也不會有舍監來管…。因為,三十八年前廢校後,學校人去樓空,這群被校方倒帳的人,就這麼攜家帶眷,隱居山林的廢棄校舍裡,過著如電影「功夫」場景中大雜院般的生活。

育英中學倒閉 教室變住宅

這所學校名叫「育英中學」,多數人可能連聽都沒聽過,校園位於北投奇岩路丹鳳山區,育英中學在民國六十二年因違法招生,被教育部勒令停招,復校無望,走入歷史。學校倒閉,校舍不倒,只有老房子應有的斑駁懷舊,這裡庇蔭了十九戶人家二、三十年,從年輕住到老。

廢棄校園近年悄悄易主,新地主是台北城市科技大學(前身為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),校方九十五年到九十九年透過收購及育英董事會捐贈方式,取得育英一.一七公頃絕大多數校地,只剩極少數的畸零地尚未到手。

校方去年控告二十六位占住者竊占,被告全獲士林地檢署予以不起訴處分,今年一月校方再提「返還房屋」之訴,預定三月中旬首度開庭。

育英「故校舍」被奇岩路一分為二,教室、體育館、辦公室依舊在,只是功能大不同,教室成了住家,形成特殊的「校園型」集合社區,下方一大片整齊菜園,遠觀隱約看得出以前是運動田徑場。

宛如電影功夫 走廊曬衣服

有些念舊的住戶,特意不拆掉高懸門口的班級番號,有的「教室住戶」藍色門板壞了,也捨不得丟;學校特有的水泥洗手台,大多還在,當做洗衣台,寬敞的走廊通風良好,是最佳曬衣場,也有住戶直接在走廊架鍋煮飯。

即將與校方對簿公堂,占住戶滿腹委屈,他們大多是當年被育英中學積欠工程款,追討無門才舉家遷入校園,一位住戶說:「學校倒閉,我們只是倒楣的受災戶」;也有住戶是付不起市區的高貴房租,才遷居深山「住校」,契約上的房東近年消失無蹤,想付房租也找無人,又無能力搬新家,能住一天是一天。

從事土水業的張姓住戶表示,包下學校工程,卻落得血本無歸,原本就住在學校裡的黃甫祿老師身兼學校董事,只好出面主持善後,安排大家住進校區,由黃老師來審核、決定誰能進住,並分配教室,平時也幫大家算電費、發信、找工人修繕,「比管委會還盡責」,大家也齊心協力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園呵護。

三十歲理髮師羅先生說,父親也是被學校倒帳,自己從小就住在這裡。他說,黃甫祿老師晚年失智住院治療,租住戶們還專程去醫院找他繳房租,但是後來他換了幾家安養院,就斷了連絡,從此再也找不到黃老師。

六十三歲黃陳月祝無業獨居於「體育組」,她說,這裡沒有自來水,住戶引山區的山泉水到家裡,住戶原本共用一座電錶,費用平均分擔,有裝冷氣者負擔多些,即使房東不在了也能自律,照舊繳費,電力不曾間斷。



 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Copyright 2017 國考法規與判決學習. Powered by Blogger.